Quantcast
Channel: 陈浩武的博客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4

蒙古和藏传佛教的三次会盟

$
0
0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蒙古和藏 传 佛教的三次会盟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文:陈浩武

 

     今天晚上在座的都是学者,大家。我是学经济学的,不是学历史的,对历史只是一个票友,也算是分享一下读书的体会吧。上午我们去了多伦,太震撼了,竟然是这么一个很重要的地方!文物局的王局长说,在草原年代,就是四个城市,前藏的拉萨,后藏的日喀则,然后,内蒙古这边就是多伦,外蒙古国的乌兰巴托,就这四个城市。你看多伦当时那么高的地位。

    

      我今天去看多伦,我就想起来蒙古这个民族接受佛 教教化的历史,这段历史非常有意思,我把它称为“三个会盟”。 成吉思汗从草原上壮大以后,在当时的亚洲版图上有五个国家:一个是金,一个是辽,一个是西夏,一个是吐蕃,一个是南宋。成吉思汗的崛起的过程,就是把这五个国家一个一个地灭掉的过程。首先是灭的金和辽,这是靠他最近的,接下来就灭掉了西夏,当时统领军队去打西夏的是谁呢?就是阔端。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的次子。西夏打下来是阔端的功劳,所以阔端被封为西夏王。

     阔端把西夏打下来之后,下一个战争目标就是吐蕃。但是吐蕃这个地方不好打,海拔太高,缺氧,蒙古骑兵不适合高原作战。在前线的将军跟阔端提了一个建议:与其我们在这个地方和他们打,不如考虑跟他们谈判。 阔端就叫前方的将军做一点调查,看吐蕃方面有没有合适的人来作为代表来谈判。

      我介绍当时吐蕃是什么情况。

    我们知道,吐蕃原来的地方宗教是苯教,这是一种类似蒙古信的萨满教,属于巫文化的范畴。松赞干布即汗位以后,从大唐和尼泊尔引进了佛教,他以佛教作为国家主流信仰,来压制苯教,压制苯教,就是压制诸侯。但是,松赞干布死了以后,苯教的这些部落首领把佛教推翻了,重新恢复了苯教。这段历史在佛教传入西藏历史上称为“前弘期”。到十一世纪左右,佛教再次从安多(青海)方向传入西藏,称为“后弘期”,后弘期传入的佛教,和苯教相结合,这就成为所谓的“藏 传 佛 教”。

     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,苯教和萨满是比较接近,蒙古人信萨满教,西藏人信苯教,这些都属于巫教的范畴。  藏传佛教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,就象小诸侯一样的,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教派,什么嘎举啊、萨迦啊、宁玛教等,谁也压不住谁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一个教派如果想壮大,他的前提条件是,必须有外部力量来支持他,失去了这个条件他不可能形成一个对对方有碾压力的势力,他是不可能的。

       再回到阔端,他的大将在前方调查发现,吐蕃的教派五花八门,阔端指示说,你去找那个最有法力最有智慧的法师,就是佛教修养最高的那个人。结果他就找到萨迦派的首领,叫萨迦班智达,确定他来代表吐蕃和蒙古方谈判。 当时在吐蕃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宗教领袖都是什么心理呢?他们既害怕蒙古人,但是谁也不愿意出头,因为出头风险太大,说不定就把你的头给砍掉了。萨迦班智达当时63岁,在那个年代讲,63岁已经是高龄了,但是萨迦班智达,现在历史证明这个人的确是一个有远见的宗教领袖,他说,我去。

      从西藏走到当时阔端的驻兵所在地的凉州,今天的甘肃武威,要多长时间呢?要走两年,他已经63岁了,他走到那个凉州就已经65岁了,但是他下决心,骑着马,征求了西藏这些其他教派的意见以后,他就去了凉州,走了两年,到达了今天的武威,当时的凉州,是阔端的行宫。这里要补充一下,他去的同时,把他的小侄儿,就是他弟弟的孩子,带去了,这个小孩多大呢,十岁,他就是八思巴,我后面再说八思巴。

    阔端和萨迦班智达的会面是1247年,1247这一年,对凉州来讲是一个转折性的,因为他们的会谈的结果,就等于让吐蕃招安了,就是和平解决了吐蕃的问题。蒙古人放弃了屠杀,用和谈的方式解决了蒙古和吐蕃之间的关系,吐蕃归顺了蒙古。“凉州会盟”结束了, 但是萨迦班智达并没有返回到他的萨迦寺,为什么呢?因为他看出来了,假如我在这个地方坚持下来,把我的信仰和藏传佛教传给蒙古人,特别是传给蒙古的王室,这不是一个极大的成就吗?所以,对宗教领袖来讲,他想要的是不一样的。他想:你看起来是在占我的土地,但是我在精神上要来占你的精神世界,他其实是认识的这么一个关系。

  

    萨迦班智达就在凉州写了一封信,叫《萨迦班智达致吐蕃人书》,这个文件在史书里面是有记录的。这封信的意思就是说,蒙古的王爷和我们准备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吐蕃的问题,我们和阔端元帅已经谈好了合作的条件,比方说,我们有多少户口,我们每年缴纳多少税收,我们为他们提供多少财富,他任命这些地方的官员,就是像我们说港人治港一样的,就是吐蕃人来治吐蕃,蒙古人既不派兵,也不派官,就完全由萨迦派作为整个吐蕃的最高行政长官来治理吐蕃。

      萨迦班智达继续留在凉州,一方面他培养他的小侄儿八思巴,一方面他和蒙古高层的这些王爷往来,给他们传授藏 传 佛 教,这样就让很多蒙古的王公贵族接受了藏 传 佛 教, 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,就是蒙古们从信萨满教转向信藏 传 佛 教,它的起点是凉州会盟,这个对蒙古人来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件事情。

    有人就问,蒙古人他为什么会放弃萨满教接受藏 传 佛 教?萨迦班智达给阔端讲一个道理,就是佛教的护生原则。蒙古人在信萨满教的时候,有一个传统,就是他爹死了以后,他爹所有的金银财宝、牛羊、女人全部杀光,就为了殉葬,这就是萨满教的传统。萨满教传统特别重视自己的祖先,因为他们没有神这个超验的概念,他就把自己的祖先作为神来祭祀。因为这一点,所以,他有多少财产就葬多少财产,大量的屠杀牛羊,甚至他睡过的女人都要去殉葬。萨迦班智达给阔端讲一个什么道理呢?佛教有一个最重要的理念,叫“护生原则”,不杀生,戒杀。佛教认为,最重要的“五戒”就是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这是佛门最主要的戒律,它第一就是戒杀,就是爱护生命。

    萨迦班智达就跟阔端讲,其实你通过佛教的法事仪式,照样可以把你们家的财产、牛羊、女人,超度给在地下的亡灵,亡灵一样可以享受。这条蒙古人就特别高兴,本来我老爹有十万头羊,我都要杀了,就为了给他殉葬,现在我就做一个法事超度,最多花一万头羊,我老爹照样可以享受。因为从他内心来讲,他是希望保留这些财产的。

所以,萨迦班智达讲这些东西对蒙古贵族特别有说服力。他征服了贵族的心,对贵族来讲,我宁可接受这个征服,因为我的大量的财产可以我自己来继承,不需要通过这种殉葬的方式。所以这个藏传佛教它能够很快获得这些蒙古高层贵族王爷他们的心,他有一个内在的经济逻辑,我是喜欢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问题,我们从财产继承关系很能够理解,它为什么非常容易接受。

      凉州会盟以后,转折是非常大的,对阔端这一方来讲,兵不血刃,解决了吐蕃的问题,对吐蕃来讲,人民不会生灵涂炭,我们知道蒙古是走哪儿杀哪儿的,你只要抵抗过一次,他就屠城,就基本上把人杀光。我到乌兹别克斯坦,那个战争现场我去看了,当年蒙古人灭花剌子模的战争现场,一直到今天都还有遗迹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“凉州会盟”的意义就在于,它避免了一场非常血腥的杀戮,让吐蕃这个地方和平地解决问题。这在整个蒙古的征战史上是极为少数的,阔端由此希望能够争夺汗位,他是要争夺汗位的,因为他既占了西凉,又占了吐蕃,蒙古的这些王爷亲王是以军功来论这个的,他的军功太大了,五个敌人,他一个人就干掉两个,阔端他非常了不起的。但是阔端40多岁就死掉了,非常早就死掉了。他其实参加过几次蒙古人叫忽里台的大会,忽里台就相当于我们的人代会一样的,是推举制,是元老政治,是元老来推举下一任大汗。他参加过几次之后,心灰意冷,窝阔台以后大汗的位置,基本上就被拖雷这一系就占领了,就到蒙哥、忽必烈这一家去了,从蒙哥立为大汗,忽必烈立为大汗,到了拖雷这一系。

   

      我前面讲到萨迦班智达带来那个十岁的小孩,就是八思巴,这个时候八思巴多大呢,十九岁。就是凉州会盟以后的两年,阔端和萨迦班智达相继死去,他们会谈的双方在两年之后都死了,新的一代起来了,这一代是谁呢?蒙古这一方就是忽必烈,而萨迦班智达这一方就是八思巴。这就是第二代的会盟。

   

    这时候八思巴已经是萨迦派的领袖,萨迦班智达是萨迦派的四祖,八思巴是五祖,他继承萨迦班智达的位置的时候,就十五六岁,就是他临终的时候,就把法衣就传给那个小孩了。等忽必烈来继承这个西夏王的王位的时候,他所面对的萨迦派的宗教领袖就是八思巴。

 

    忽必烈第一次见八思巴,他们两个人就吵起来了,因为他们毕竟没有阔端和萨迦班智达这种情感。忽必烈对八思巴说,我要去攻打大理,你们吐蕃要给我征多少粮食和多少士兵参战。十九岁的八思巴站起来说,你这个命令我不能执行。我们吐蕃这个地方,非常偏僻,人也很穷,既没有钱也没有粮,要说找人去打仗,更不可能,我们吐蕃人,都是佛教徒,不可能去打仗。第一次开王公会的时候,两个人就吵起来,吵翻了,忽必烈就非常不高兴。

     忽必烈的正妻,叫察必,是忽必烈最宠幸的女人,她非常了不起,真的是一个贤妻,她在后面听了他们两个人的争吵,她跟忽必烈说,我看八思巴比原来你周围的这些高僧不知道要强多少。因为八思巴要走了,我要返回吐蕃去,不跟你搞了,我走了,他要回到萨迦去,他都已经骑上马了。察必和忽必烈说,这个人不能走,这个人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,我听他的言谈举止,他相貌庄严,这个人将来会有大作为,要把他留下。忽必烈后悔了,他也觉得自己太不礼貌,就开始去追他,就不让他走,把他弄回来了。所以,他们两个人开始接触的时候,并不是一个很友好的状态,但是后来在很多场合,忽必烈给八思巴提问题,因为八思巴他是读了很多书的,他的大伯就是萨迦班智达啊,对他就是从他一点点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培养,刻意地培养他,作为一个宗教领袖来培养。所以八思巴成熟、练达、博学多才。忽必烈当时汉文化的知识不多,他就问了很多问题,他听了他的回答以后,他就将信将疑,他就叫人去找书,一查,他说的都是对的,他就慢慢开始尊敬八思巴。

     尊敬到什么程度呢?尊敬到后来把八思巴封为国师,然后忽必烈本人皈依藏 传 佛 教,把他聘为他的上师。八思巴跟他说,你如果聘请我为你的上师,按照我们藏 传 佛教的规矩,我要坐上座,你要坐在下面。忽必烈一听又生气了,这怎么可能呢?你怎么能坐到上面呢?他说那你要皈依到我们教,我们教就是这个规矩,就是上师坐在上面,你是信徒,你当然坐在下面。这个时候又是察必出来打圆场,察必说,凡是开王公贵族会议,忽必烈坐上面,八思巴坐下面,凡是开宗教会议和在私下的场合,八思巴坐上面,忽必烈坐下面。这样忽必烈就同意了。  到后来,他就越来越敬重八思巴,给他很高的地位,最重要的是,他下令让他去发明蒙古文字,就是叫八思巴文。而且他把这个八思巴文奉献给忽必烈的时候,忽必烈特别高兴,他下令全国所有的公函、印章、钱币必须用八思巴文。八思巴文已经消失了,因为它不是现在的蒙古文。我们今天在哪儿可以看到呢,就是从北京到上都,我们要过居庸关的云台,云台不是一个拱门嘛,是元代修建的,那个上面有六种文字,其中有一块就是八思巴文,唯一的,现在能够看到的八思巴文就在居庸关的云台的这个门的左方,它是左边三块,右边三块,一共是六种文字。

  

       八思巴有极高的修养,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宗 教领袖,他在处理和忽必烈的关系的时候,也是非常好的。所以他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师父,在蒙古贵族和王公这个领域当中传播藏传佛教的成果,因为他成为国师,他提了很多东西,在忽必烈的推动下,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。八思巴在年轻的时候,曾经做过一个梦,他后来告诉过班智达。做个什么梦呢?他就说,他手上有一个拐杖,这个拐杖是藤的,一共有八十节,但是在第四十六节这个地方突然就有一个弯儿,这个拐杖有一个弯儿,他就问师父,这个是什么意思呢?师傅说,哦,你在四十六岁的时候要特别小心。他就死在四十六岁,他是回到萨迦以后,被人毒死的。

   

      假如我们把阔端和萨迦班智达作为第一个会盟,“凉州会盟”,1247年。那么八思巴和忽必烈是第二代会盟,这一代会盟是巩固了上一代的成果,双方都巩固了上一代的成果,特别是八思巴对蒙古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   

 

       再说第三代的事。

      我们知道,后来蒙古帝国慢慢地就开始衰落,大概到了16世纪左右,蒙古在这一片的王叫俺答汗,蒙古当时分成三个大派,俺答汗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派,我们从北京到上都,宣化一过来这片草原就是俺答汗的势力范围。俺答汗和明朝之间的关系,大约是在万历年间,张居正当朝的时候。为什么俺答汗和明朝之间屡屡发生关系呢?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蒙古人需要用汉人所提供的日用品。比方说铁锅,他们不会做,服装、丝绸等等这些东西,他们都迫切需要。明朝是一个闭关锁国的模式,既禁海,也禁边贸。所以俺答汗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,你说这个老百姓没有铁锅用,他做不成饭啊,虽然你是游牧民族,你也要煮饭吃啊,还有缝衣服的线等等,他们都搞不出来的,更多的还是王公贵族他们要消耗丝绸,这是非常需要的。所以,有一年他们打到德胜门去了,俺答汗打到德胜门的目的不是要把明王朝灭掉,他就要求你开市,要求边贸。其实跟英国人来叩关是一样的道理,一个是从海上过来,一个是从陆地上过来,就是他要求边贸互市。一直到张居正和高拱当了宰相的时候,他们才正式地签订了一个协议,就是和俺答汗之间恢复了边贸,就是张家口外的马市,以马作为交换,马只是一个名目,其实有大量东西都有交易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俺答汗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他作为大汗,是旁系的子孙,他的血统不是那么高贵,这是他的一个心病,你作为一个大汗,必须是黄金家族的成员,成吉思汗这个血统下面叫“黄金家族”,必须是“黄金家族”的正出,你像我刚才说他四个儿子,术赤、察合台、窝阔台、拖雷,这个家庭下面的这些人,就是“黄金家族”,成吉思汗家族。但是他稍微有点偏,可能不是正妻所生的儿子,他就有这么一个致命的弱点,这个弱点必须要有另外一个外力来校正,使它得到弥补和修复。在1578年的时候,他就遇到了索南嘉措,在青海的仰华寺里面,两个人又有一次会盟,这个时候蒙古方面代表换成了俺答汗,而藏传佛教的代表换成了索南嘉措,索南嘉措是黄教的代表,就是宗喀巴创立了格鲁派,格鲁派就是今天的黄教,但是当时是一个很小的教派。

        他们两个在青海仰华寺会盟,索南嘉措见到俺答汗,第一句话就说,你是忽必烈转世,然后俺答汗就跟索南嘉措说,你就是八思巴转世。 对俺答汗来讲,藏传佛教给他提供了一个弥补他血统亏空的一个正统理论,你是忽必烈转世,你不就是黄金家族的正统血统了,那还说什么,那没话说的。那你就是八思巴转世。

       蒙古和藏 传 佛 教在另外一个空间上又形成了一次会盟,这次会盟在青海仰华寺,他说他是八思巴转世,他就给他封了一个号,叫“达.......

   

   

 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4

Trending Articles